作 者:深圳創百利 發表時間:2023-02-01 09:28:15 瀏覽量:810
生產流水線高效率的生產特色和低效、繁雜的物流配送,成為約束廠內物流通暢的一個瓶頸。如某企業在進行生產物流改造的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問題。
?。?)雖然物流容器有了初步的標準化,但是對容器的使用方法卻仍是沒有規范,包裝并未真正實現規范化、標準化,堆放仍顯雜亂。在操作效果上,實質僅僅是切換了容器而已。
?。?)經過前期改造,各處物流能夠順利到線上,但是操作并沒有JIT(即在適當的時間只配送適當數量與質量的料品到適當的地點),仍有稍微的余量,導致料的累積余量增加,堆放在線體邊,仍影響了后續物料的配送,停產現象仍不時產生。
?。?)體積龐大、份量又重的不同類型的產品,造成工人勞動效率低,產品裝配質量下降;同時,因產品在線上的設備的利用率大為降低,線上某臺設備或某道工序一旦出了故障,使停機形成惡性循環,從而影響了整個生產線的運行,使生產線的可靠性大為降低。
?。?)原來設定的生產線是具有較強剛性的,對產品結構的適應性較差,當轉產時,生產線上的物料上下線比較忙亂,因線上各工作中心的工人已經設定,這一方面使工人吃力的搬運(尤其是大件)影響生產;另一方面又常導致物料該上的沒上,該下的沒下,料品混亂,使生產運作幾近癱瘓。
2、矛盾產生的原因
?。?)思想認識上,由于對廠內“物流配送”的重要性認識不清。不少員工以為,標準化僅限于容器的標準化,而未達到認知的標準化、管理的標準化和運作上的標準化,即物流改造尚未觸及深處與細節,便之容易流于形式與外表,使物流改造得不到應有的效果。
?。?)配送的準時化打了折扣。由于配送人員慣性思維的影響,認為“配送就是保證生產線上有料”,“多送一點也沒關系”,“這次多送點,下次便可少送點”,卻未考慮流水線的節拍性和動態性,導致徒勞無功和增加線上的負擔。
?。?)對產品的把握不夠。不同產量,不同類型的產品未根據自己的生產方法和工藝流程的性質,而采取不同的產品布置方式。
?。?)單一流水線因其自身的缺陷,導致效率雖高,卻沒有柔性,多種類型的產品且頻繁輪換導致流水線不負重苛。
標簽:生產流水線